無痛胃鏡檢查介紹
精準、快速、無不適的胃部健康守門員
 
若您有胃痛脹氣、胃食道逆流吞嚥困難體重減輕長期胃藥依賴等問題,醫師可能會建議您接受胃鏡檢查。傳統胃鏡雖然有效,但因插管過程可能造成不適或反射嘔吐,許多人會擔心疼痛、害怕過程。為此,我們提供無痛胃鏡檢查,讓檢查更舒適、安全、有效,適合怕痛或曾有不愉快經驗的您。
特別建議以下族群考慮無痛胃鏡:
 
  • 長期胃痛、胃酸、燒心或胃脹氣困擾者
  • 有胃潰瘍、胃食道逆流病史,需追蹤
  • 有胃癌家族史、50 歲以上欲做健檢者
  • 曾做過胃鏡感覺不適,心理壓力大者
  • 無法配合清醒插管者(例如:敏感體質、反射強烈)
 
無痛胃鏡是什麼?
原理、流程與能檢查什麼一次看懂
 
  • 無痛胃鏡是指在鎮靜狀況下,讓您進入類似小睡的狀態,進行全程無痛、無記憶的胃鏡檢查。
  • 與傳統胃鏡相比,無痛胃鏡大幅減少因插管引發的不適與焦慮,檢查後醒來即可返家,不需住院,是目前最舒適、精準又安全的胃部檢查方式之一。
無痛胃鏡能觀察哪些部位?
無痛胃鏡會由口腔進入,依序觀察以下消化道上段結構
咽喉與食道黏膜
可觀察是否有食道炎、潰瘍、異常血管或巴瑞特氏食道等變化
胃體、胃竇部、幽門區
是胃潰瘍、糜爛、息肉、早期胃癌最常見位置
十二指腸球部與降段
可評估是否有十二指腸潰瘍、狹窄或潰瘍出血
胃黏膜整體狀態
是否有萎縮性變化、黏膜下腫塊、螺旋桿菌感染跡象等
搭配檢查更精準
必要時可搭配抽取檢體(切片)或幽門桿菌快篩
 
若想了解治療及手術詳細資訊敬請至門診諮詢加入官方LINE(點我)詢問。
胃鏡能看出哪些問題?
當下可以做哪些處置與後續治療規劃?
 
  • 無痛胃鏡是指在鎮靜狀況下,讓您進入類似小睡的狀態,進行全程無痛、無記憶的胃鏡檢查。
  • 與傳統胃鏡相比,無痛胃鏡大幅減少因插管引發的不適與焦慮,檢查後醒來即可返家,不需住院,是目前最舒適、精準又安全的胃部檢查方式之一。
 
疾病或異常 說明
胃潰瘍/十二指腸潰瘍 黏膜破損出血,常引起胃痛、黑便
胃發炎、糜爛 有小傷口,但不需縫合、不需塞紗布
胃息肉 多數為良性,可於檢查中立即切除
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與潰瘍、胃癌相關,可同步抽檢確認
胃食道逆流、食道炎 可觀察食道與賁門破壞程度
巴瑞特氏食道 為癌前病變,長期逆流患者應定期追蹤
胃癌早期病變 包含黏膜異常血管、細小腫瘤或色澤變化
食道靜脈曲張 常見於肝硬化患者,潛在破裂風險高
十二指腸狹窄或壓瘤 導致慢性消化不良、脹氣、阻塞感
若檢查中發現病灶怎麼辦?
 
青心診所醫師可於檢查當下即時處理,無需安排二次胃鏡
常見的治療性處置包括:
 
  • 切片送病理檢驗:針對可疑病灶採樣,以確認細胞是否異常
  • 胃部小型息肉切除:移除良性病灶,降低未來變化風險
  • 局部止血處理:例如潰瘍出血點,採用藥物注射或止血鉗進行控制
  • 胃液抽取與幽門桿菌快篩:當場進行菌檢或酸鹼值評估
 
若發現中度以上風險的病灶,青心診所亦會提供完整的後續照護建議 與轉介機制,包括:
  • 安排定期追蹤(如巴瑞特氏食道、息肉切除後)
  • 幽門桿菌根除療程(搭配抗生素與抑制胃酸藥物)
  • 轉介至醫學中心(如懷疑惡性腫瘤或需進一步手術評估)
無痛胃鏡:檢查當天流程
1.術前衛教與評估

醫師將確認您的症狀與用藥狀況,確定是否需幽門桿菌檢測、切片或止血準備。

2.鎮靜麻醉與檢查
(約 5–10 分鐘)

麻醉醫師施打舒眠藥物,患者在無不適的狀態下進行檢查,醫師會依序觀察食道、胃與十二指腸,並可同步進行切片或息肉處理。

3.甦醒與休息
(20–30 分鐘)

醒來後休息,即可返家。

4.醫師解說與追蹤
如發現病灶,會提供後續治療或追蹤時程建議。
不是只有「檢查完沒事」才有意義
 
許多患者以為「沒症狀就不用做胃鏡」,其實很多胃癌或胃潰瘍的前期病變沒有痛感。
 
無痛胃鏡的價值,不只在於讓你不痛地完成檢查,而是在「病灶還小的時候就能發現並處理」,這才是真正守護健康的意義。
 
青心診所使用的設備
為什麼選擇 ELUXEO 6000 系統更值得信賴?
 
青心診所所使用的富士醫療 FUJIFILM ELUXEO 6000 系統,是目前內視鏡檢查領域中極具代表性的高階設備,具備以下四大臨床優勢:
 
1. 4K高解析+雙光源觀察,細節更清楚
搭載富士專利「雙光譜光源(Multi-Light Technology)」與 4K 高解析影像,能清楚呈現黏膜紋理 血管分布微小病灶,即使是早期病變也不易錯過。
 

2. AI輔助+高解析影像,早期病灶一眼看見
ELUXEO 系統結合高畫質影像與 AI 輔助偵測,可即時標示異常區域、微小息肉或潛在病灶,降低視角死角與醫師疲勞導致的漏診風險。相較舊型設備,對胃癌前病變、萎縮性胃炎等早期變化辨識更清晰,讓患者一次檢查就看得準,提升早期發現率,減少重複檢查。
 

3. 黏膜染色功能,強化病灶對比辨識
具備藍光影像模式(BLI/LCI)與即時黏膜強化顯影技術,能在不使用化學染劑的情況下,強化病變區與正常黏膜的顏色差異,提高辨識效率與準確性。
青心診所的設備消毒標準
 
不是每間診所的胃鏡都「看得一樣清楚」
 
在青心,我們不只強調「無痛」,更重視「看得準」。搭配專科醫師操作+AI 輔助判讀+原廠設備清洗消毒流程,我們期望為每一位病患建立真正有價值、值得信賴的檢查品質。
 
為確保每位病患的安全,我們所有內視鏡皆:
  • 每次檢查後全套鏡體送原廠自動清洗消毒機消毒
  • 使用高溫+酵素雙重程序,符合感染控制標準
  • 嚴格分區操作,避免交叉感染
我們不僅讓您檢查得安心,更讓醫師「看得更清楚」,大幅提升診斷準確率與早期發現率。
 
哪些人適合做無痛胃鏡?誰不建議?
 
青心診所會由內視鏡專科醫師麻醉醫師共同評估,確認適合無痛胃鏡者再安排進行,確保安全與品質。
 
建議做無痛胃鏡的情況
  • 胃部症狀明顯,擔心傳統胃鏡會不舒服
  • 想一次完成檢查但害怕插管
  • 曾有反射性嘔吐、胸悶、喘不過氣經驗
  • 年長者、精神緊張者或配合度低者
 
不建議做無痛胃鏡的情況
(由醫師評估)
  • 對鎮靜劑或麻醉藥物過敏
  • 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或無法平躺
  • 預計同時接受高風險治療性胃鏡(如大範圍止血、切除)
李炯宏醫師提醒您
 
李炯宏 醫師:

很多人誤以為只有嚴重胃痛才需要做胃鏡,但像反覆服氣、燒心丶吞燕困難,其實都可能是潛在病灶的警訊。 我們常見病患原以為只是消化不良,檢查後卻發現潰瘍幽門桿菌,甚至早期病變

現在透過無痛胃鏡,就像小睡一場,醒來檢查已完成, 既無不適又更精准。不要等到症狀惡化,提早檢查,就 是對健康最好的照顧。

 
若想了解治療及手術詳細資訊敬請至門診諮詢加入官方LINE(點我)詢問。
無痛胃鏡:檢查前需要注意什麼?
 
為了確保檢查過程順利與結果準確,請務必遵守以下準備事項:
 
  • 前一天晚上起禁食,最少空腹 6~8 小時(包括水、牛奶、果汁)
  • 當天請勿抽菸、喝咖啡或喝乳製品,避免胃酸分泌干擾判讀
  • 若您有服用慢性病藥物(如降血壓、糖尿病、抗凝血藥),請提前與醫師討論是否需停藥或調整
  • 建議穿著寬鬆舒適衣物,勿配戴金屬飾品與美甲
  • 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或胃藥,以免影響黏膜觀察
 
** 若有懷孕、重大疾病或過敏史,請提前告知醫護人員以評估安全性 **
 
無痛胃鏡:檢查後的照護與注意事項
 
無痛胃鏡完成後,雖然不需住院,但仍建議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安全與舒適:
 
  • 醒來後休息 30 分鐘,待意識完全清醒後再離院
  • 當天請勿自行駕車或操作機械,建議安排親友陪同返家
  • 檢查後喉嚨可能輕微乾癢或異物感,通常1–2 天內會自然緩解
  • 若有進行切片或息肉處理,請依醫師指示暫時避免辛辣、燙食與劇烈運動
  • 若出現嚴重腹痛、嘔吐、黑便或出血,應立即回診或就醫
 
** 青心診所醫師將於檢查後提供完整影像與報告說明 **
 
相關影片
 
無痛胃鏡常見問題Q&A
A: 在檢查前,您會接受靜脈鎮靜麻醉,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。胃鏡會從口腔進入,依序檢查喉嚨、食道、胃、十二指腸等部位。醒來時檢查早已完成,幾乎無不適感。
A:是的,過程完全無痛。多數人醒來後感覺像剛睡一覺,不會記得插管或檢查過程。根據統計,92% 以上的患者無不適感,僅少數人會有輕微腹脹或喉嚨乾癢。
A:檢查本身約需 5–10 分鐘,若有息肉處理可能延長至 20 分鐘。醒來後再休息約 30 分鐘即可返家,全程不需住院、不會耽誤太久。
A:胃鏡前需禁食 6–8 小時,也需避免抽菸、喝牛奶等刺激性飲品。如有慢性病或固定服藥,請提前與醫師討論,部分藥物(如抗凝血藥、血糖藥)可能需調整停藥時間。
A:是的,檢查後只要稍作休息即可返家。當天可進食、洗澡與正常活動,但需避免開車與操作重機械,建議由親友陪同更安心。
A:檢查後可能會有輕微喉嚨不適、腹脹或打嗝,通常 1–2 天內會自然緩解。雖然胃鏡屬低風險檢查,但仍有極低機率(<1%)出現出血、穿孔或藥物過敏等併發症。如出現嚴重腹痛、嘔吐或出血,請立即就醫。
A:某些藥物如抗凝血藥(阿斯匹靈)、降血糖藥、部分止痛藥可能需要停用幾天,但需由醫師個別評估後確認停藥時程,切勿自行停藥。
A:檢查頻率會根據個人狀況決定。一般人若症狀穩定、無家族史,每 2~3 年一次即可;若有胃潰瘍、胃息肉、巴瑞特食道或胃癌家族史,則可能需每年或每半年追蹤。建議依醫師建議追蹤頻率安排。